找到相关内容313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名与日月悬 义与天壤俦——悼念茗山长老

    为了“受持读诵,如说修行”,即于平常所见诸经,提纲擎领,择其要者,摄为偈颂,便于自他持诵修行。题为《诸经提要》,所涉有《法华经》、《地藏经》、《仁王护国般若经》、《遗教》、《四十二章经》、《阿弥陀...梵宇,其一生“绍隆佛种,续佛慧命”,奖勖后进,培育当今中国佛教中坚力量的丰功伟绩,将永载佛教史册。   茗山法师一生行状,其弘法护教的嘉言懿行,堪为吾等修持之圭臬。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。宋·罗大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0350723.html
  • 《佛教戒律学概论》序

    《佛教戒律学概论》序   释昌臻   戒、定、慧是佛法的纲领,而戒为基础。《楞严》谓:“摄心为戒,因戒生定,因定发慧。”所以,学必须从学戒入手,从持戒做起。   佛陀入灭时,谆谆告诫:“汝等比丘:于我灭后,当珍重珍敬波罗提木叉。如暗遇明,贫人得宝。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,若我住世,无异此也。”(《遗教》)戒律是的法身,所以,戒律住世,如...

    昌臻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2152776.html
  • 僧 团

    弟子归依三宝中的僧宝(僧团),不是只念诵归依,或归依想像中的僧宝而已,重要的是真实的归依,即实际归附、参与僧团,成为僧团的一份子-不管是参与出家的、在家的僧团。在僧团中学习无私无自我中心的精神,学习人际互动缘起的洞澈,学习群己贪嗔痴慢疑的止熄,而能确知确信僧团的宝贵功能,也能印证《遗教》所说:“我弟子展转行之,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。”如来的正法能在世间不断地流传,就可消除大部份菩萨行者...

    张慈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0053009.html
  • 居士可以经商吗?

    职业,就是合理的(合法、守戒)经济生活。 譬如开酒家、开赌场、卖钓鱼的器具、卖打猎的猎枪,或者是算命、卜卦、看相等都是邪命的经济生活。佛教不提倡看风水、择日期,《遗教》曾指示佛教徒不应去仰观星宿、...佛法轻视财物。有道的人不肯讲钱,他们认为一讲钱,嘴巴就肮脏了,其实,富贵又何尝不能有道呢?取之不当,“黄金是毒蛇”,但是,若运用得当,黄金不也是成就道业的资粮吗?黄金不也就是弘法的‘净财’吗? 《阿含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1575881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知足者常乐

    忍受长久的艰辛苦痛,造下了种种恶业,后世更因此而堕落恶趣深渊,在无边无际的轮回里饱受痛苦的折磨。 知足少欲的修行人,胸怀坦荡,没有如此的欲望烦恼痛苦,这是超越世间的安乐境界。如《遗教》中说:“行少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3876214.html
  • 见护法师:言外的教诲

    ,真不啻一字一血”,遗教,能不用心详读!   前天,代表佛学院学僧的要求,请和尚有空时解答一些修行及经教上的问题。虽然,和尚眼角额边,掩不住多日来的辛劳,但仍想也不想,就答应当晚为众开示。  ...弟子,能做到寂然无声,以平常心聆听师父最后的教诲吗?乃至于接替和尚,荷担如来家业吗?   的言教,很幸运的保存下来了;而的身教,已成了不可追的历史吗?不!从和尚的一言一行,一举一动,我等得以重窥...

    见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1376911.html
  • 忍辱柔和是妙方

          憨山大师所著《醒世咏》:“红尘白浪两茫茫,忍辱柔和是妙方。”《遗教》中告诫弟子:“能行忍者,乃可名为有力大人。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,如饮甘露者,不名入道智慧人也。”忍是需要经过一番寒彻骨的养深积厚,而酝酿成的涵养。人生在世,总免不了被骂。至于骂别人,不管多少,也都会有的。我们可以管住自己不骂人,但管不住别人骂自己。如果有人骂我,该如何应对?   如果一个人不能忍受恶骂之毒...

    百科全书

    |恶口|骂人|忍辱|嗔恨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21104881683.html
  • 如何得益处-宣化上人开示

    摘自《遗教》浅释-宣化上人讲述 我们听,不论听多少,你就是听一句,而能身体力行,那就没有白听。你若时时刻刻都听,可是听完了,像耳边风似的,就吹过去了,过而不留,这对你一点益处也没有。我记得我在小的时候,听了一段,回去时耳朵里头还是听到法师在那儿讲经,我自己还是在那儿思惟经上的道理。听了一次,甚至于几天,这种境界也都不断,时时都听到这法师在那儿讲经,在那儿说法。就是没有法师讲经说法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510494682.html
  • 宣化上人答:听如何得益处?

    问:听如何得益处 答:摘自《遗教》浅释-宣化上人讲述 我们听,不论听多少,你就是听一句,而能身体力行,那就没有白听。你若时时刻刻都听,可是听完了,像耳边风似的,就吹过去了,过而不留,这对你一点益处也没有。我记得我在小的时候,听了一段,回去时耳朵里头还是听到法师在那儿讲经,我自己还是在那儿思惟经上的道理。听了一次,甚至于几天,这种境界也都不断,时时都听到这法师在那儿讲经,在那儿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07444495023.html
  • 弘一大师:面对诱惑 心地坦然才能恰到好处

    弘一大师:面对诱惑 心地坦然才能恰到好处  人生充满诱惑,金钱、权势、美色等等无一不在向我们招手。面对种种诱惑,在选择之前我们应该想好自己要的是什么。目标越坚定,步履越从容。   心地坦然才能恰到好处   一切事情,无论对错,只要过去了就不要背负精神的重担。坦然地面对困境,人就会更理智;坦率地面对朋友,路就会更开阔;坦诚地面对过去,你就会更睿智。   弘一法师在讲解遗教的时候曾说...

    弘一大师

    弘一大师|佛法|慈悲|智慧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094326325771.html